KU483染色試驗編織機
信息來源:中纖儀器 | 發(fā)布日期:
2021-05-06 16:27
| 瀏覽量
次
KU483型染色試驗編織機是我廠精心研制的最新一代高效編織機,具有新世紀國際先進水平,該機的機械性能穩(wěn)定可靠,儲線部分為最先進的單排絲儲線器,控制系統(tǒng)電腦化,適用于20—1200纖度(dtex)范圍的各種化纖絲,是化纖絲生產廠,織造廠首選的染色試驗理想設備。
一. 機器的主要規(guī)格:
1. 機器口徑89毫米(3.1/2″)
2. 機器使用針數
3. 機器轉速: 300轉/分。
4. 機器外形尺寸:長360毫米、寬720毫米、高14500毫米。
5. 機器凈重:85公斤。
6. 總功率:300瓦。
7. 生產能力:連續(xù)編織方式時,編織五厘米一段僅需十一秒鐘,每小時織樣325段,段續(xù)編織方式時,每小時織樣230段。
二.機器的結構和作用:(圖2)
1.機器整體結構主要分成機架、貯線、編織、牽拉、控制五大部分,貯線部分由LASER貯緯器將紗線從紗錠上饒貯到貯緯器的紗鼓上。編織部門由織針和沉降片配合使紗線形成圓桶型緯編織物。牽拉部分由最先進的連續(xù)牽拉機構將編織物連續(xù)牽拉到貯織物箱內??刂撇糠钟呻娔X接受指令后,控制機器運轉。
2.三角座內裝有起針三角、 壓針三角、 回針三角、平針三角, 組織成針上下運動軌道,(圖3)織針經過壓針三角、回針三角就完成了墊紗、彎紗牽拉三個階段,織針經過起針三角就完成退圈階段。三角座逆時針旋轉一周,所有織針完成一次成圈過程,也就是織成一個橫列,彎紗深度決定了線圈長度,所以調節(jié)壓針三角的彎紗深度就能調節(jié)織物的稀密度。
織物密度的調節(jié)是通過調節(jié)三角位置的高低,從而改變了織針與沉降片的位置,達到調節(jié)織物密度的目的,調節(jié)第一步松開可移動回針三角,向左移開回針三角,第二步將壓針三角的二只鎖緊螺釘擰松調節(jié)壓針三角,調節(jié)密度調節(jié)螺釘壓針三角上升,密度增加,反之,密度減少,(圖4),密度調節(jié)好后必須先鎖緊壓針三角的螺釘,第三步移動回針三角向右移動到底鎖緊螺釘,調好密度后一定要逆時針(手動)轉動主機一圈以上,如無法轉動應從新調整可移動回針三角,調到能逆時針(手動)轉動主機一圈以上才能開車。
5. 插針方法:在針筒的針槽中插上與級別適應的織針。(表1)在內外生克的針槽中插上與級別適應的沉降片,高腳插總針數的四分之三,低腳插四分之一,這樣才能使沉降片進入沉降片罩的軌道中,所有織針和沉降片在針槽內必須運動自如。
6.機器的控制面板上設有“設定時間”顯示窗、“工作時間” 顯示窗和“編織次數”顯示窗,“電源”指示燈,“方式”指示燈,“編織”指示燈及九個觸摸式開關,時間顯示數為0.1—99.9秒。在連續(xù)編織方式中顯示儲緯器的繞線時間,在斷續(xù)編織方式中顯示主機編織時間。工作時間顯示為0—99.99小時,機器運轉時顯示工作時間。編織次數顯示為1—99次,。
“10秒”鍵是設定時間的十位數,“1秒”鍵是設定時間的個位數,“0.1秒”鍵是設定時間的十分位數,“貯紗”鍵能開動貯緯器直接貯紗,“方式”鍵是連續(xù)編織方式和斷續(xù)編織方式的選擇鍵,常態(tài)時指示燈指示連續(xù)為連續(xù)編織方式。按“方式”鍵,“方式”指示燈移止斷續(xù)指示燈亮機器為斷續(xù)編織方式。“清次”鍵是清除編織次數顯示窗的數字(同時按下設置鍵與停止鍵,編織次數顯示清零),“編織”鍵是開動主機。“點動”鍵是方便維修和織物生頭。“停止”鍵是關停主機。
7. 貯線部分,由瑞士艾洛公司生產的單排絲定鼓式貯緯器將各紗筒上的紗線貯繞在紗鼓上,消除了各紗筒由于位置不一而產生的退繞張力不同的因素。
三.機器的安裝和調整:
1. 機器在出廠前都經過調試和試運轉,在機器上留有一段完好的織物,用
戶拆箱后先調節(jié)到機器無晃動。該機的環(huán)境溫度為攝氏—10C—40C。
2. 本機使用三相四線電源。
3. 接上電源后必須注意機器的轉向是否正確。具體方法是先接上紗線,后
接通電源。按“貯紗”鍵讓貯緯器轉動一下,轉向是否和出廠時一致(方向請看箭頭),如果接線正確,可以馬上開車,如果不同,應重新接線(調整進線相位),接好后再試一下。
4.穿線前應先確定編織方式,選用斷續(xù)編織方式時,線從斷續(xù)編織線口穿入,經過張力調節(jié)器,最后穿入主機導絲孔。選用連續(xù)編織方式時,線從連續(xù)編織線口穿入,經過張力調節(jié)器,再用穿線針從后向前穿過貯緯器,穿過貯緯器導絲孔,最后穿入主機導絲孔,穿好線后打開電源,按電腦板上貯紗鍵,用手按在貯緯器的紗鼓上,線就能繞上去了。(圖5)
圖5:斷(連)續(xù)進線
5.織物生頭操作:打開電源開關后,設定一個貯線時間,(如3秒),用刷子把針舌刷開,按“點動”鍵,使織物生頭。生頭時出現漏針應及時把針舌打開,
直至所有織針全部掛上線圈,然后用牽引帶的一端掛在織物上,另一端夾入兩根羅拉棍中間,按“編織”鍵,待織物進入羅拉棍后停機,取下牽引帶,這時織物上應無漏針和破洞。
6. 編織前的調整:首先用張力調節(jié)器調整繞線張力,使紗線在紗鼓上環(huán)繞平整。此時張力可用張力儀直接測定,然后按判色要求調好織物密度,最后按每段織物所需長度(約五厘米)來設定貯緯器繞線時間。
例:設定3秒;按“清次”鍵再按“編織”鍵,主機啟動進入正常操作,貯緯器貯線3秒鐘后停止,此時擋車工完成換線接頭,如完不成可按“停止”鍵。
7. 用斷續(xù)編織方式時,先按“方式”鍵,然后改變穿線線路,再用張力儀調好紗線的輸出張力,并根據每段織物所需長度(約五厘米)來設定主機編織時間,例:設定12秒,設定后,按“清次”鍵,再按“編織”鍵,五秒鐘后主機啟動。運轉12秒,主機停止五秒鐘,擋車工換線接頭,五秒鐘后主機自動啟動進入下一循環(huán)。如果在五秒鐘內無法完成接頭可按“停止”鍵,完成后再按“編織”鍵。
8.機器上裝有斷線自停器,當斷線時, 斷線器會自動停止工作,穿好紗線后要按照箭頭方向轉動繞紗盤,轉動10轉以上方可運轉主機。
9.換針筒:由于織針的運動軌道是封閉的,所以在換針筒是先把織針挺到壓針三角之 上,數量超過壓針三角的寬度,再旋轉三角座,使織針軌道中的所有織針脫離軌道,旋松鎖緊螺釘,針筒就能取下,裝針筒時,先將部分針挺到針筒上端,數量必須超過壓針三角寬度,然后把三角座上的壓針三角旋轉到缺檔處,裝好針筒,旋緊鎖緊螺釘,旋轉三角座,使織針進入軌道,再將挺在上面的織針拔到正常位置,三角座應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出現三角撞針踵時應及時將織針拔到正確位置。
四.操作注意事項:
1.紗筒小車應停放在離編織機兩米左右的地方,為防止拌紗筒,當編織到小車左右兩端的紗筒是應將小車回轉一定的角度。
2.每班工作結束后,在織針和沉降片的針槽內,走針道軌中加少量20#或30#普通機械油(32#或64#液壓油),不加油會使三角磨損加快并損壞織針和沉降片,加油過多會污染物,所以應按勤加少加的原則來加油。
3. 出現織物脫落應立即停機,嚴禁無織物開空車,其后果是使織針大量損
壞,在操作中發(fā)現壞織針應立即更換,以免影響相鄰織針,當連續(xù)出現壞針
時應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再開車。
4. 向電腦輸入數據和信息時,必須使機器和貯緯器處于停止狀態(tài),工作時是無法正確輸入的,在斷續(xù)編織時,機器自動停止五秒鐘也屬于工作狀態(tài)的范圍。
5. 機器處在工作狀態(tài)時,特別是采用斷續(xù)編織方式時,機器自停五秒鐘內,
嚴禁用手或物觸及各運轉部分。在開機前應裝上防護罩。
6.在換針,換三角帶等操作時,應按機器正常運轉方向轉動機件,如作反方向旋轉容易是織針損壞。
五.織物疵點及排除方法:
1.漏針:織物的直向有連續(xù)或分散未成圈的空檔。
產生原因:a.織針針舌關閉。
b.兩枚織針合并成圈。
c.針鉤已無法鉤線。
d.攔針板位置不正確,影響墊紗。
解決方法:a.打開針舌
b.把織針分開成圈
c.換織針
d.調整攔針板位置保證紗線墊入針鉤。
2.破洞:紗線斷后造成線圈脫散。
生成原因: a.紗線接頭過大
b.針舌脫落或歪斜后無法退圈
c.織物稀密度過密
d.墊紗位置不正確
e.原料粗細和機號不配
解決方法: a.打結應平整
b.換針
c.適當開稀織物
d.調整墊紗位置,使針鉤尖不插入紗線,針舌關閉時不夾住紗
線
e.按原料粗細重新選用相配的機號,(針數)的編織機
3.起毛:織物表面有斷纖維
產生原因: a.紗線所經過的導絲孔嚴重磨損
b.織針與沉降片的配合不協調
c.墊紗位置不正確
d.貯緯器繞線不均勻
e紗線張力過大
解決方法: a.更換磨損的導絲圈
b.調整織針與沉降片的配合
c.調整墊紗位置
d.調整繞線張力
e.適當減少紗線張力
4.橫條: 因線圈的長度不一致,使織物呈稀密差異:
產生原因: a.張力不穩(wěn)定
b.紗線經過的導絲口不光滑
c.織針與沉降片的配合不協調
d.貯線不均勻
e.三角嚴重磨損
解決方法: a.排除波動張力的因素,使張力穩(wěn)
b.更換導絲圈
c.調整織針與沉降片的配合
d.調整繞線張力
e.更換三角
特別提示:
1. 本機采用三相電源。
2. 該機絕對禁止反轉,一定要按箭頭方向確認。(方法提示:接通電源后,按一下貯紗鍵,確認一下貯緯器轉向,轉向如果不對,請換總進線電源,因為出廠時貯緯器轉向與電動機轉向是一致的)